文章原文:https://owo.cab/123 ,同步發表在 xLog
寫在前面#
最近發現傲騰 16G 的價格已經低於¥15 了,於是(此處省略 N 字)就有了年輕人的第一塊傲騰。
本文主要為個人的一些測試和使用記錄,並非專業用戶測評,內容僅供參考。
什麼是傲騰?#
英特爾在官網上是這麼說的:
英特爾 ® 傲騰™ 內存是一款與眾不同的獨立存儲設備,可以縮小傳統內存與存儲之間的差距。其結合了存儲容量和智能系統加速功能,可以簡化您的計算體驗。您可以優惠的價格獲得速度和容量。(感覺說了等於沒說)
從系統啟動到應用程序啟動,英特爾 ® 傲騰™ 內存是一項智能技術,可在基於英特爾 ® 酷睿™ 的電腦上個性化和加速您的計算體驗。它可以了解您最常用的文檔、圖像、視頻和應用程序;從而助您快速訪問;並可保存內容,即使關閉電腦電源,內容也不會丟失。(非易失性內存)
英特爾 ® 傲騰™ 內存可以了解您最常用的程序,並將其隨時備用,以最小的延遲時間提供個性化的快捷響應體驗。它甚至能注意到您的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並進行調整,使您不會錯過任何機會。(緩存)
實際上,傲騰的 3D XPoint 顆粒使用了相變存儲原理,這也使它擁有極低的延遲、極強的 4K 性能和極高的壽命,Intel 和 Micron 在發布會上展示的幻燈片中曾指出傲騰速度較普通 SSD 提高 7 倍
小容量的傲騰有兩種,初代傲騰貼紙上寫有 INTEL OPTANE MEMORY SERIES
字樣,且盤體末端有元件 (上),與 M10 (下) 有著明顯的外觀區別
現在能買到的全新傲騰 M10 分為零售版 (彩盒 / 白盒)(左) 和 OEM 版 (工包)(右),本次用於測試的為聯想 OEM 版 (型號以 L 結尾)
一些使用記錄#
16GB 版顯示 14.4GB ,格式化後為 13.3GB
第一次通電插在硬盤盒裡的截圖,通電次數顯示 5 次,試了好幾塊都是一樣的結果,應該是出廠前測試通電造成的
在硬盤盒裡做了一段時間的大號 U 盤,存些小東西確實還不錯。拆下來裝到機箱裡面,通過 CrystalDiskInfo 軟件可以看到傳輸模式為 PCIe 3.0 x2 ,傳輸標準為 NVME 1.0/1.1
這個標準對於現在的固態硬盤來說確實有點低,然而對於傲騰本身的用途作為緩存盤加速 HDD 來說,這個速度足夠了
在 Intel Memory and Storage Tool 中可以讀出硬盤的型號、容量、溫度等信息
打開 AIDA64 ,進入存儲設備-ATA
,在 SSD 物理信息
中可以看到閃存類型為 Intel 20nm 3D XPoint
至於顆粒的壽命,同使用 Intel 20nm 3D XPoint
技術的 Intel Optane SSD DC P5800X
系列的耐用等級(終身寫入)為 100 DWPD,Intel Optane SSD DC P4801X
100GB 容量的耐用等級(終身寫入)為 10.9 PBW。曾經贴吧也有大佬做過暴力測試,傲騰 M10 在超過標稱壽命鎖盤後通過硬盤盒轉接繼續寫入至已消耗壽命 115% 後重新恢復正常,S.M.A.R.T. 中健康度恢復至 100%,進入” 二周目 “。整體來看,壽命無需擔心~
一些測試#
將傲騰作為 SSD 硬盤#
下面是一些測試截圖 (CPU: i7-9700K / RAM: 16GB / PCIe 3.0 x4)
傲騰格式化為硬盤時的測試結果:
即使是幾年前的產品,對比其他 SSD,在 4K 性能和響應時間上依然領先
對比 SSD 為採用了長江存儲第二代 Xtacking 128 層 TLC 顆粒的 KingBank KP260
,硬盤傳輸標準為 PCIe 4.0 ,由於主板並不支持,因此在兼容狀態下無法達到 PCIe 4.0 的速度,但 4K 讀寫性能並並不會降低太多,仍具有參考價值
4K iops 對比:(左 Intel Optane ,右 KingBank KP260)
在室溫 20℃、沒有安裝散熱片的情況下跑完一輪測試後,通過 CrystalDiskInfo 查詢溫度為 47℃,傲騰發熱量還是非常大的,使用中還是加上散熱片比較好
補一張夏季(室溫 30℃)環境,在未加裝散熱片的情況下正常使用,通過 Hard Disk Sentinel 測出的溫度曲線:
將傲騰作為緩存盤加速 HDD#
接下來就讓它回歸他的正常 “崗位”—— 加速機械硬盤 (HDD)
安裝英特爾傲騰內存管理軟件,首次安裝後無法直接初始化,需要重啟系統
重啟後在軟件中選擇傲騰內存驅動器和要加速的兼容驅動器,這裡我用來對一塊 2TB 的機械硬盤進行加速,選好後點擊啟用
提示擦除數據,勾選後點擊繼續(請一定確保傲騰上的數據已備份,擦除後無法恢復!!),然後等待進度條完成
完成後需要重新啟動
這次重啟等了半個小時仍然卡在更新頁面,最後強制斷電重啟後才進入系統。(咱也不知道是什麼問題 quq,總之斷電就好啦
再次打開英特爾傲騰內存管理軟件,成功啟用~
使用 Intel RST 也可以啟用傲騰內存,在 Intel RST 控制面板中選中 英特爾®傲騰™內存
,按照提示啟用即可,與上者差別不大
重啟後在控制面板中可以看到詳細信息
看網上有用戶說需要調整主板 Bios 設置,咱沒有遇到也就沒管,不過有需要的建議去主板製造商官網查詢一下~
啟用加速後的機械硬盤在設備管理器、任務管理器以及 Intel Memory and Storage Tool 中均顯示為 Intel Optane+1.8TBHDD
下面是使用傲騰加速 HDD 時的一些測試結果:
與直接作為固態硬盤相比,4K 速度略有下降,整體表現還不錯。當然這裡的測試數據大小選擇的是 1GB
,若數據量超過傲騰容量後,速度會變為機械硬盤真實速度(不過一般情況下也很少能達到這種程度的數據量)
用軟件測試之後,自然要測試一下真實的文件讀寫速度,畢竟軟件測試的情況與實際使用並不相同
首先選擇了大小為 14.0 GB
的《崩壞・星穹鐵道》進行寫入測試,為避免其他因素造成干擾,使用 SSD 存儲原文件來輔助完成文件傳輸測試
Optane+HDD 耗時 1:58
,相較於 HDD 的 3:08
提升了 1:10
在測試中,前期傳輸速率基本穩定在 150MB/s
,當寫入量超過 13GB 即傲騰容量後出現了一段時間速度為 0 的現象,此時傲騰緩存容量已滿需要將數據寫入機械硬盤後才能繼續對機械硬盤進行加速
接下來是讀取測試,仍然選擇大小為 14.0 GB
的《崩壞・星穹鐵道》作為測試文件
在測試中,傳輸速率基本穩定在 400MB/s
以上,最高速度可達到 700MB/s
Optane+HDD 耗時 0:51
,相較於 HDD 的 2:24
提升了 1:33
接下來通過程序打開時間來測試實際使用中的性能
Minecraft(使用 PCL2 啟動器,從點擊啟動開始計時)
Optane+HDD 耗時 1:02
《崩壞・星穹鐵道》(從運行主程序開始計時)
Optane+HDD 耗時 0:34
由於文件大小超出傲騰本身容量後加速效果幾乎為 0,用更大的文件和遊戲測試毫無意義,所以到這裡就結束啦
遇到的一些坑#
-
啟用傲騰後,原本的固態硬盤部分信息無法正常讀取 (不知道是否為正常現象)
-
更換傲騰後,英特爾傲騰內存管理軟件可能無法正常識別,需要重新安裝管理軟件
-
當不再需要傲騰加速,拆下傲騰硬盤時,一定要進入英特爾傲騰內存管理軟件,將傲騰加速組合禁用,否則拆下傲騰硬盤後可能會出現機械硬盤無法識別使用的情況
-
據說初代傲騰在使用 PCIe 轉接卡後,再次插入 M.2 槽位後可能會不可逆損壞
結語#
綜合來看,傲騰對於機械硬盤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但在現在 SSD 價格逐步降低的環境下並不佔優勢,而傲騰產品發布時高昂的價格也決定了沒多少人用,屬於是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的產品,英特爾引領的存儲變革也最終以停產告終。不過如今小容量的傲騰價格已經回落,屬於可以玩一玩的範圍,如果你的主板有閒置的 M.2 或 PCIe 插槽,而且對傲騰感興趣,那麼可以買一塊 M10 來體驗一下英特爾的 “黑科技”。它的容量價格和耐用程度使它用於虛擬內存或是在軟路由上做系統盤也許挺好。